清明寄情思 薪火共传承——吉安外国语实验学校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
清明,不仅是节气转换的节点,更是中华文明的精神纽带。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,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,引导学生感恩生活,珍惜当下,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,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清明节主题活动,让传统与现实融合,在年轻一代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。
4月2日,我校组织学生代表来到将军公园进行祭扫活动。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,同学们来到了将军塑像园。园中青松环绕,气氛庄重而肃穆。抚摸着纪念碑上一个个名字,阅读着一行行感人的事迹,同学们满怀敬意,擦拭纪念碑、敬献花朵、系红领巾,以自己的方式致敬英雄、表达感恩。
在革命英雄纪念碑前,怀着对革命烈士的深切哀思,大家整齐肃立,向先烈敬献花圈,默哀鞠躬,表达对先辈的缅怀之情。大家在慎终追远中铭记历史,在文化传承中汲取奋进力量。
“为什么清明要踏青?”“古人怎么过清明节?”在各班组织的主题班会上,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、习俗及其文化意义。通过观看相关视频、分享故事等形式,学生了解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,以及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、为了人民奋不顾身的事迹,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,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小学部组织学生开展了清明主题手抄报创作活动。学生们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,在版面设计中培养美育思维,在团队协作中锤炼沟通能力,在文化溯源中筑牢家国情怀。他们用斑斓的色彩与灵动的文字,勾勒出清明文化的深厚底蕴,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,以手抄报为媒,让传统文化教育走出课本、走进生活。
幼儿园活动室里,艾草香混着孩子们的欢笑声。老师们首先带领小朋友们认识艾草、了解艾草的药用价值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大家用艾草榨汁做成果冻,将艾草贴上鸡蛋做成艾叶花草蛋,当美味的艾草青青冻与独具特色的艾叶花草蛋和呈现在眼前,学生们欢呼雀跃。小班的孩子们则动手制作了亲子风筝,用五颜六色的颜料绘制出多彩的梦想。这些成果,都是孩子们在劳动中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见证。